周五A股分化表现。沪指全天以红盘运行为主,收盘涨0.37%;创业板指以2.23%大幅领涨;科创综指收盘跌0.89%、北证50指数涨1.28%。
市场成交金额2.798万亿元,比周四少1730亿元。上涨个股约占37%,涨10%及以上股95只,跌10%及以上个股15只。全部股票的中位数跌0.59%。
周五从股指看仍然涨多跌少、强势不改,但从热点和个股的表现看,却是明显分化且整体偏弱的,结构性行情以及多数个股“躲牛市”的特征依然突出。
分化最突出的,要数创业板与科创板“大块头”的分道扬镳——创业板权重居前股多数上涨,“一哥”宁德时代甚至大涨10%;科创板市值前三则全部下跌。
寒武纪、海光信息、中芯国际分别下跌了6%、5.11%和3.74%,拖累了科创综指和科创50指数,也造成了市场热点降温、热门股分化、个股跌多涨少的局面。
牛市中,这种分歧和回撤,还不能轻易判定为“见顶”,但大市值科技股积累涨幅极大、绝对股价也已很高却是不争的事实,后续怎么走变数增大。
比如,在寒武纪股价“正式”超越贵州茅台之后,人们又想起了“茅台魔咒”,也即历史上每一个股价超过茅台的新股王,“在位”时间都不长。
故周五寒武纪抛压明显加大,而茅台放量上涨,两者股价又缩小到1%以内。新老股王的“争位赛”,最终或是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孰领风骚之争。
值得关注的是,在领涨科技股分化、主板大蓝筹“克制”,以及多数个股下跌的背景下,主要股指还是涨多跌少,“主力”仍很好地掌控着大盘。
这也说明,A股的向好趋势仍将得到维护(证监会也表态要“持续巩固”),同时,还有不少有影响力的板块个股处在平稳偏低状态,蓄势待发。
从全周看,沪指是一根带较长下影线的放量周阳线,周涨幅为0.84%,说明在接近3900点时遇到了一些阻力和反复,但市场已在尝试消化压力。
创业板指周涨幅达7.74%、科创综指涨4.13%,且均为周线三根中阳的走势,既说明行情步入主升段,也预示着阶段性乖离率过大,或已在酝酿一个调整波段。
从月线看,8月份沪指涨幅7.97%,呈现放量向上突破十年来大箱体的态势,不管短线是否还有震荡反复,中线向4000点乃至更高目标进军是“大势所趋”。
创业板指月涨幅24.13%、科创综指月涨幅20.65%,都赶得上以往年景好的时候一年的涨幅了,强则强矣,但涨得已让人心慌,还是注意追高风险。
从个股看,情况并不像股指那般喜人:8月最后一周,上涨个股仅为1746只,占比32%;下跌股3609只,占比67%,也即有三分之二的个股不涨反跌。
8月份,涨幅超过8%(也即至少跑赢沪指)的个股为2107只,占比39%,同时有1348只个股下跌,占比约25%——总体上比7月份稍好,但依然冷热不匀。
综上,刚刚落下帷幕的8月份A股行情延续了6、7月份的上行趋势,其中双创板指数加速上行,沪指也取得了重大突破,但投资者的悲欢并不相通。
展望9月份,预计A股行情或有一些波折和反复,市场风格也可能会转变,毕竟双创板股指和一些龙头股的持续飙升,已积聚了较大的调整压力。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